为深入了解绿色农业技术采纳现状,助力乡村农业技术推广,我院组织开展2021年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农业绿色发展暑期调研活动。7月14日上午,团队在我院余德贵院长的带领下,分为三支队伍前往江苏徐州和宿迁进行调研。
第一组
第一天,小组成员走访了双塘镇、阿湖镇下辖的七个村。在各村负责人的引导下,小组成员进村入户,实地考察村庄产业、绿色技术发展应用情况。其中比较突出的是九墩村的葡萄产业发展历程。据九墩村负责人介绍,该村之前经营传统农业,种植普通大田作物,不仅人均收入低,而且农业技术薄弱、受自然状况影响较大,易受灾减产。之后为了让农民增收致富,村集体带领农民尝试新的作物种植,先后试过薄荷、苹果、西瓜等作物,但效果都不理想。2013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村里派人到浙江调研,发现浙江一个地方的自然风貌与九墩村极其相似,当地葡萄产业比较成熟且效益较好,所以九墩村便与浙江的农技人员建立了联系,邀请技术人员来本村指导葡萄产业的建设。经过几年的建设与发展,目前九墩村建成高质量葡萄大棚3800亩,其中3000亩为巨峰、夏黑等普通品种,800亩为阳光玫瑰、红颜等特色品牌,年产值达7300余万元。葡萄产业成为九墩村的支柱产业,切实增加了村集体和农民的收入,提高了村庄整体发展水平。
第二天,第一组赶赴高流、时集、邵店镇,共走访了12个村。高流镇、时集镇以水蜜桃产业为支柱,邵店镇则将板栗产业做大做强。高流的老范村是一个搬迁村,以原来的范南村为基础,另择优址,申报了省级特色田园乡村,以水蜜桃产业为依托,以“范蠡”文化为内核,打造特色小镇,推进三产融合。各村在做好产业的同时,十分注重绿色产业的推广与应用,农户普遍运用水肥一体技术,严格减药,精准施肥,做到了产量与质量并重,经济与健康并存。
第二组
第一天,小组成员调研访问了几个以种植水稻为主、蔬菜为辅,同时经营其他副业的不同类型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了解到他们的想法,有的对绿色农业生产技术十分看好,有的渴望有互联网平台能够为他们的农产品提供稳定的市场和保障,也有的满足于当前固定市场。
第二天,小组成员前往了瓦窑镇,在与种植大户的交谈中,深刻体会到了绿色农业技术应用对农业致富的积极作用。在金粮源稻麦种植专业合作社时,负责人向我们介绍了许多关于稻田综合种养模式的情况,极大地丰富了小组成员的知识面。在草桥镇时,我们接触到许多对绿色农业技术有一定了解的主体。同时,对于多数主体来说,他们仍然希望能采用更多的技术来抵御自然灾害风险,从而保障农产品的稳定生产,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互联网平台来帮助当地农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第三组
第一天,小组成员前往新河镇现代农业产业园、熙园家庭农场、亚宗家庭农场、军学家庭农场、全峻家庭农场等地,通过询问基本情况、展开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到了园区绿色农业技术的使用情况以及葡萄桃子等农产品的销售渠道。虽然途中路遇大雨,但是我们仍坚持前行。我们初步的调查发现,一些农场主对绿色农业技术有着较强的使用意愿,愿意主动学习新型农业技术知识,并将其推广。
第二天,小组成员前往大王镇,首先来到了侯营村绿营蔬菜种植合作社,了解到了合作社的发展历程以及目前运营状况和未来发展规划。该合作社种植多种农产品,在种植过程中都使用了较为新型、前沿的绿色农业技术。并且发展规模近年来一直是处于一个非常良好的势头,因而被徐州市政府授予了市级示范单位。马不停蹄,我们来到了八路镇招贤村万年青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社长乐于接受新技术,敢于大胆尝试,并且有着开明的见解。通过这一天的实践,我们进一步地了解到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绿色农业技术的看法,对“三农”问题有了更深的认知。
历经一天半的实践调研,三小组足迹遍布徐州乡间,虽天气不顺,但热情不减,深入农村,以实践行动为基层乡村的发展添砖加瓦,以丰富的数据为探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于绿色农业技术采纳现状提供依据,为未来几天的实践活动积累了丰富经验、奠定了基础,也预示着本次暑期实践活动的累累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