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8日,我院与常熟恒洋澳龙研制基地、苏州农耕五祖科技有限公司、常熟国家农业科技园举行合作会议,共同推进智慧水产养殖项目。研究院根据实际需求,针对性开展技术研发与设备部署,并于2025年3月19日成功完成以下三项核心技术的实践应用:
1. 虾蟹密度算法研发成功 精准助力科学养殖
①针对传统养殖依赖经验估算导致的投喂浪费或不足问题,研究院首创基于多模态传感的虾蟹密度动态测算算法,技术亮点包括:
②多源数据融合:结合水下声呐扫描、光学图像识别及水体理化参数,构建三维生物量评估模型,密度计算准确率达92%以上。
③自适应学习能力:算法通过持续接收养殖塘数据迭代优化,可适应不同生长阶段(育苗期/成长期)的密度变化规律。

2. AI水体数据采集终端上线 实时监测水质
南农大研究院创新研发的AI水体数据采集终端是一款集环境感知、智能分析与无线传输于一体的高精度监测设备,具备以下核心优势:
①多参数实时监测:可同步检测水温、酸碱度(pH)、电导率、溶解氧等关键水质指标,数据采集频率达每分钟1次,误差率低于行业标准5%。
②AI驱动智能诊断:内置深度学习模型,自动识别水质异常(如缺氧、酸碱失衡)并推送预警,帮助养殖户及时干预,降低病害风险。
③绿色能源+长效续航:采用太阳能供电系统与高容量锂电池组合,阴雨天可持续工作72小时,适应野外复杂环境。
④云端数据互通:通过4G模块将数据实时上传至管理平台,支持手机端查看历史趋势与远程调控,实现“一池一档”数字化管理。

3. 智能定位投饲船投入使用 自动化投喂省时省力
针对传统人工投喂效率低的问题,南农大研究院研发的智能定位投饲船可通过遥控设定投喂点位,自主巡航并完成精准投喂。设备具备无信号自动返航、低电量预警等功能,搭载双15600mAh锂电池及备用电池组,确保长时间稳定运行,大幅降低人工成本,提升养殖效率。

此次技术落地标志着南农大研究院在智慧农业领域取得重要突破,未来将继续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动数字乡村建设与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